發表文章

京阪初相遇 - 京都 - 嵐山 - 竹林小徑的遊與悠

圖片
也數不清在臉書上看了多少次嵐山竹林小徑的風采,但每看一次就會有更深的意念,想要身臨其境,在來京都之前,就已經下定決心... 要到嵐山一訪 。 但說也可笑的是,在這三天的隨性行程之中,居然沒把嵐山安排在最前頭,卻在要離開的今天決定造訪,歷經了京都市區的人潮與重重的歷史感,今天想要好好的放鬆一下,讓自己沉靜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 ~ 從京都駅到嵐山其實真的也不算遠,搭乘 JR 的嵯娥野 ( 山陰 ) 線就能到達,雖然短短不到 20 分鐘的車程,其實 ” 想放鬆 ” 的想法,已經一點一滴慢慢的被擠出腦外了,早上 10 點多的山陰線,就已經是滿滿的沙丁魚罐頭囉!! 果不出其然,到了嵯峨嵐山站,車廂上的人潮可以說是一次清空,步出車廂外,迎面而來的是一整片落地窗,叫人心曠神怡,人潮退去後,窗前的嵐山景色盡入眼簾,窗花的竹與櫻充分的點出嵐山的獨有風情,看著這片風情,深呼吸一口氣,要開始享受嵐山了,車站外人潮漸漸散去,只剩下熱情的景區地圖解說阿公,用著濃厚的日式口音,為外國旅人指點方向,其實,逛嵐山沒有很難, 跟著人群走就沒錯了 ~ 果然離開了京都,就多了更多愜意的慢活感,停在路旁的綠色樹叢上的小粉蝶、街旁廟宇前的小石塔,都讓我們玩味許久,走走停停之間就來到了往竹林小徑的熱鬧小市集了,沒花多少心思逛店家,一股腦兒就往小徑邁入。 刺眼的陽光消失了,消失在茂密的竹林裡,偶而從竹葉穿落下的陽光,在林蔭中跳動著;小徑兩旁的竹籬是用修剪後的竹枝來構築,一層一層的往路面併疊,尾端的竹枝朝向中央聚合,無止境的竹籬巴,像似一群排隊站好的倒立竹掃把,或是,一片褐黃色的竹枝海嘯延伸,在竹籬之後的竹林是高聳成蔭,隱隱約約之間,將藍天偶而釋放;一波又一波的人潮,讓你會心急的搶拍,但,請靜下心來,多走個幾步,或許,一整片沒人的竹林就會在你眼前出現 ~ 大約 300 公尺 10 多分鐘的竹林小徑,就這樣在意猶未盡之中走完,而人潮也從這裡開始四處分散了,我們選擇了往右手邊的方向前進,步入了一片森林,慢步的往下坡前進,腳下山洞傳來列車經過的聲響,不遠處,在一片紅黃的楓葉中,嵐山小火車的嵐山駅就在其中,小巧的可愛,山林裡的火車站,總是有著很迷人的韻味啊 ~  景色在此也開闊了起來,車站路口不遠處,有個御髮神社,小小的神社就依偎在小倉池旁,秋天的顏色在山頭上也在池面裡,景色平靜的叫人屏息。 御髮神社 是日本唯一 ...

Herbert。好食哉 - 日本 - 大阪 - 千房大阪燒 Okonomiyaki

圖片
來到大阪的第一天,正確來說是第一個小時,就很認真的訓練自己的腳力,從 FB Hotels 難波南(點這裡!) 一直走到心齋橋,整整走了40分鐘,說也奇怪的,才差不多下午5點多的大阪難波,居然是靜悄悄的,路上沒多少車,也沒多少行人,直到心齋橋。(據我們的猜測是,日本人加班是常態,所以5.6點算早,還沒下班的關係吧!) 走到心齋橋附近的商店街入口,你可以開始感受到人聲鼎沸的實況,進入商店街真的就是人山人海囉,若一個不注意,你真的很容易和同行的朋友就這樣分散了;緊緊抓住另一半的手,往最重要的景點 "固力果跑跑人 " 前進,一到現場,橋面上都已經是滿滿和跑跑人合照的人們。 人在有著運河水道的心齋橋旁漫走,有一種在威尼斯和紐約時代廣場的混搭風,水道上的橋,風情十足,但兩旁的LED看板又繽紛的很美國風,總之,是很獨特的大阪風情~ 果然走著走著也有點餓意了,這是考量要吃章魚燒還是大阪燒的燒腦時刻,料理東西大對決的畫面就突然浮現了出來,還好的是 輸的一方還是有得吃囉 ,最後,2比0,大阪燒雀屏中選, 千房大阪燒 ~就是你啦... 看到一樓店面並沒有排隊人潮, 爽,可以不用等,很快就能吃到!!  進去後就是不是很寬廣的用餐區,但服務生並沒有直接帶位,反而要我們稍稍等了一下,不一回兒,請我們上電梯到3樓,電梯門一開,服務生領我們到鐵板檯前入座,真開心,可以在第一現場觀看大阪燒的製作過程!! 要點餐也蠻容易的,依照推薦菜單上的來點就可以了,第一個點的是"豬肉歐姆蛋"(推薦菜單第2名),再來點了一個大阪燒,要看難道道地地的大阪燒和台灣賣的有啥不一樣!! 桌後師傅很快的備料後,就在你眼前將肉片擺放好,開始煎煮肉片,然後在一旁調製蛋汁,淋上蛋汁,快速的將蛋液包覆住肉片,像捲蛋餅一樣,沒花個3分鐘,第一道 豬肉歐姆蛋 就完成了,分成數塊後,移到你的用餐檯前,最後以五星級的廚師手法淋上醬汁,撒上蔥花, 請享用~  蛋皮僅是讓所有食材Hold住的薄度,裡面的蛋液還在滑動,就是用煎好的豬肉來稍稍加熱,配上蛋液和青蔥的豬肉,口感軟嫩又滑順,一下子就嗑光光囉... 我們大概等了20多分鐘,才享受到 大阪燒 ;師傅將小份的大阪燒送到我們桌前,在我們眼前淋上了白色的美乃滋,撒上了青色的海苔粉,最後,再放上粉紅色的柴魚片,終於看到了舞動的柴魚片,我們看了好一陣子,才動手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