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蘭嶼。找自己 - 朗島部落 - 很深之意 Jikarahem (五孔洞)
現在名為很深之意的五孔洞是由集塊岩或凝灰質集塊岩所構成,而洞內遍布以黑色不規則狀玄武岩或輝石安山岩為主,因為岩塊中具有氣孔,所以行走在洞穴之中,常常會被水滴滴到,千萬不要以為是蝙蝠的噓噓喔~~
達悟族人將每個洞口都命了名,並且視很深之意是個不祥之地,稱之為「惡靈之窩」,告誡婦女及孩童不能在那裡久留;第一個洞是vaRai no volai,即為蛇的家,第二個洞是居民休息的地方,而第三洞是為「相撲的洞」,用於朗島與椰油部落居民因事衝突時,以角力及相撲分出勝負的場所,第四個洞沒有名稱,而第五個洞稱之為Pangsangsadan,就是杵小米之地,相傳是因為附近村莊的老人常在此洞杵小米。
目前已經有3個洞穴成為宗教用地,為了避免羊群進入洞穴內破壞,已經用圍籬圍了起來,請旅人也不要隨意進入拍照喔!
而另外的兩個大洞穴,非常壯觀,洞頂最高的地方應該也達4~5層樓高,以等腰三角形的破口往內步延伸,越往內部走去,光線就越薄弱,陰濕之氣也越重,難怪會被稱為惡靈之窩,待久一點,真的會不知覺的發寒了起來,洞穴深處有個連通之處,所以兩個最大的洞穴是可以貫走通過的。
因為是很原始的洞穴,所以並沒有任何整理,請注意腳下的濕滑碎石,不要滑到了,也建議若要來拜訪很深之意一定要選在天色光亮的時候,不然很容易因視線不佳而受傷。
走過連通道之後,便是另一邊的洞穴,在洞穴深處有個以碎石立起的白色十字架,據說十字下埋有嬰兒骸骨,前方還有一個半身高的圓形石堆,用途不詳...,看到這裡,真的心理都會毛毛的,所以加緊走出洞口。
題外說個小故事,這是朗島國小校護的親身經驗,在一個飛魚豐收的夜晚,一群忙著殺飛魚聊天的婦女們都忘了時間,一直到凌晨4點時,校護才驚覺並急忙的要回國小宿舍,從椰油風口開車回朗島部落,就在經過很深之意(五孔洞)的時候,車子突然熄火了;頓時,校護睡意全消,耳邊突然傳來"要 小 心 開 車 喔 ~ 嘻..嘻..."的幼童笑語,"天 啊 ~ " 校護屏住呼吸,慢慢的用眼睛餘光瞄了一下後視鏡,"沒 有 人 啊 ! ",立馬轉動車鑰匙,還好老爺車賞臉一次就發動成功,讓她快馬加鞭地逃離現場...
這幾個山石中的巨大洞穴,充斥著無數的傳說與軼事,要不要相信都由你自主決定,但矗立在此千萬年的五孔洞,它本來面目是什麼呢? 多了這些故事,它的本質真的會有所改變嗎?
離開了洞口,坐在公路旁的海堤上,在太陽漸漸露臉的雲縫中,發現了很深之意的弦外之音~
似乎,在找自己之前,就得要先褪去外在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種種,不讓他人給予的想法成為一副遮蔽自己眼睛的有色眼鏡,一層層的剝離這些"眾眼色",在看見最赤裸自己的時候,開始。找。自。己。吧!
很深之意 Jikarahem (五孔洞)
地址: 從朗島部落往北,經過玉女岩就能看見!
使用Google Map要搜尋"很深之意"才找的到喔!
留言
張貼留言